实盘10倍杠杆平台路德维格在油田的经营和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图片
01
诺贝尔奖的由来与命名
诺贝尔奖,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声望的国际奖项之一,其名字深深烙印在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每当有人获此殊荣时,不仅仅是个人,就是此人所在的国家也会因此而自豪。人们在熟知这一奖项名的同时,或许对此奖项又是陌生的,很多人在盛名之下已经形成思维惯性,习惯了不去思考名字背后的由来,而把名字作为了理所应当的起点。
而我们今天这篇文章,就是为此而来。为何以诺贝尔命名?这个奖又是如何诞生的?
诺贝尔奖的命名源于其创立者——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诺贝尔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他晚年时期,一次意外的讣告事件却让他深受震动。法国报纸在报道他哥哥路德维格·诺贝尔病逝时,误将标题写成了“死亡商人”已死,并谴责诺贝尔发明炸药导致许多人死于非命。这则讣告让诺贝尔深刻反思了自己的发明对社会的影响,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设立奖项以表彰对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的决心。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法国巴黎的瑞典-挪威俱乐部签署了遗嘱,决定将自己总资产的94%捐献出来成立一个基金。该基金每年的利息将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等五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的遗嘱经过挪威议会的通过执行后,诺贝尔基金会于1897年成立,负责管理诺贝尔的遗产并组织颁奖。
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五周年纪念日,首届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挪威联合王国举行。自那以后,诺贝尔奖每年颁发一次,固定于当年的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和平奖在挪威奥斯陆)举办,成为全世界科学家、文学家和和平倡导者梦寐以求的荣誉。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为了纪念自己成立三百周年,出资设立了“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即诺贝尔经济学奖),以奖励经济学领域的杰出研究者。尽管这一奖项并非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但人们仍习惯将其视为诺贝尔奖的一部分。
至此,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再加上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增设的经济学奖,延续至今,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的设立不仅是对诺贝尔本人一生追求科学与和平精神的最好诠释,更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崇高致敬。它激励着无数科学家、文学家和和平倡导者不断前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闪闪发光的一家人
1、诺贝尔家族的一位先祖:奥拉夫·卢德贝克。
卢德贝克曾经是乌普萨拉大学的校长,这位杰出的先祖在数学、物理、化学、天文、植物、动物解剖、建筑和机械等各方面都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赋,他的兴趣之广令人咋舌。如果非要给他冠个头衔,我们还是叫他医生和建筑师吧。
二十二岁,卢德贝克就发现了淋巴腺及其功能,为血液循环理论作出了重要的补充。在他任职的乌普萨拉大学,他兴建了一座解剖室;他还曾经雄心勃勃计划写一部十二卷插图本植物学著作,并在瑞典建立起第一座植物园。另外,这位在自然科学建树颇丰的校长还在瑞典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发掘了一些极具史料价值的瑞典神话传说。
2、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
伊曼纽尔是个遗腹子,他出生的时候,他那可怜的爸爸早就躺在了坟墓里,把那个穷得揭不开锅的家留给了妻子和儿子。这位父亲生前曾在俄国军队里干过活,帮军人理理发,同时还担当外科医生。不过这位“医生”没有受过任何正规的训练,他给人治病完全靠的是经验和摸索。
跟他父亲一样,伊曼纽尔没有条件上学读书,但凭借聪明的脑子打开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为了生活,伊曼纽尔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走南闯北。
十六岁那年,离家登上一艘名为“忒提斯号”的货船当起了船舱侍者。货船开到埃及的时候,伊曼纽尔便登上岸,开始了在埃及谋生的日子。由打零工开始,通过细心观察,加之悟性极高,慢慢地学会了一套建筑本领。后被总督穆哈默德·阿里雇佣,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建筑师。
三年后,伊曼纽尔回到了瑞典。利用国王查理四世和他的随从即将路过他的家乡的机会,建造了一座惟妙惟肖的凯旋门,向国王致敬。通过讨了国王的欢心,伊曼纽尔受到关注。
不久,在两位杰出的瑞典建筑师的资助下,1821年,他进入斯德哥尔摩建筑学校学习深造。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曾四次获得发明奖,第一次,伊曼纽尔研制的风力推动的抽水机模型,获得了六十泰勒的奖金,这是学校当时颁发的最高奖金;第二次,他凭借自己研制的一台精巧的活动房屋模型,又拿到了六十泰勒;随后,他设计制作的一种螺旋形的盘梯模型,和他设计的一种新式的印染机又先后得奖。
1825年以后,伊曼纽尔又转到了工程学校学习。在工程学校期间,他因为发明亚麻精整机而获得该校的年度奖学金。虽然伊曼纽尔成绩卓著,但是这两所学校都只是不太正规的夜校,专门为那些需要充电的成年人而设立。所以,伊曼纽尔在那里都没有读到毕业,而把大量的宝贵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琢磨、进行发明创造上。
在斯德哥尔摩的这段时间,伊曼纽尔完成了不少新的建筑工程。他曾进行过关于“多动木房”的种种设计实验,建造了浮桥,还造出了各种机床,这些机床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1828年,伊曼纽尔发明的“诺贝尔机械运动”还获得了专利权。“诺贝尔机械运动”是一种将循环运动改为前后运动的新方法,在这种方法的基础上,造出了十个滚轮的碾压机。
二十六岁那年,伊曼纽尔把富裕的阿尔塞尔家的女儿卡罗琳娜迎娶过门,并且搬进了一所舒适的公寓。
随后的几年,大儿子罗伯特和二儿子路德维格相继出生。
此时,欧洲工业革命来临,蒸汽机时代来临,在十九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相继掀起了一股“筑路热”,以前的施工速度显然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各国的技术人员一直在探讨如何采用更先进的方法来提高速度,省时省钱。除了筑路业,采矿业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提高掘进速度。虽然炸药已经得到了使用,但是主要用于军事方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伊曼纽尔把目光投向了炸药巨大的市场潜力,他开始研制一种高效的炸药,试图以此改进筑路和采矿技术。
可惜没等他的发明取得成果伊曼纽尔就破产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抛下妻小,独身去了俄国。在俄国圣彼得堡,伊曼纽尔得以重整旗鼓,他作为一个成功的制造商、地雷发明家和机器制造者而发迹。
1853年,伊曼纽尔还得到俄国政府颁发的一枚皇室金牌奖章,作为他为俄国工业所作贡献的奖励。
不久,克里米亚战争就爆发了。战争结束后,不幸的伊曼纽尔再次遭遇了破产的厄运,不得不重新回到瑞典。此时的他已经年届六十。
生性乐观的伊曼纽尔很快就从这次打击中重新振作起来,各种奇思怪想在他活跃的大脑中又开始不断冒出来,他以一种乐观、勇敢的心态努力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就是在瑞典的这段时间,伊曼纽尔开始研制硝化甘油。
直到钟爱的小儿子埃米尔因为生产硝化甘油被活活炸死,伊曼纽尔才遭遇到了人生中最沉重的一击。他由于中风病倒了,一直到死都没能恢复过来。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闲不下来的伊曼纽尔依然忙着各种事务。
伊曼纽尔是一个天才,他脑子里有无穷的想像,各种怪念头层出不穷,他的许多设想和研究都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成就息息相关。可惜,由于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技术教育,伊曼纽尔有时候无法辨认什么是真正可行的计划,什么又只是离奇的想像。伊曼纽尔天性乐观热情,却并不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做事情凭着一股子热情和冲动,却懒得进行统筹规划,对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不能未雨绸缪。他曾经拥有大规模的企业,可是他对研究工作的兴趣远远大于经营企业的责任感。这些个性缺点是让伊曼纽尔屡遭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也让我想起了我之前文章中总结过的一位名人:切·格瓦拉。他只对游击战感兴趣,但对于取得胜利后的国家治理,缺乏系统的规划,属于一个理想主义者。
3、伊曼纽尔的大儿子,诺贝尔的大哥:罗伯特。
出生于1829年6月8日,经历相对较为简单。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发现了巴库油田并和他的兄弟一道创建了规模巨大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这个公司对俄罗斯帝国的国防、工业和海陆运输等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二哥:路德维格。
生于1831年7月27日,他年轻时在圣彼得堡父亲的工厂中帮忙办事,才干逐渐得到显露,并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机械工程师。父亲破产之后,路德维格在维堡买下一家小工厂,在他的悉心经营之下,工厂逐渐发达起来。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路德维格曾致力于制造步枪和手枪。
巴库油田发现之后,路德维格在油田的经营和管理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对油田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技术上的改进,在许多方面都堪称世界首创。尤其在罗伯特因病退职后,路德维格更是一手包揽了巴库油田的大小事务。在他的领导下,油田的规模成倍扩大,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企业。
工作之余,路德维格还不忘给自己充充电,吸收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他兴趣广泛,爱好哲学和文学,尤其钟情于法国作家伏尔泰。
5、那个时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阿尔弗雷德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发明家,他知识渊博,在许多方面都有建树。他的一生硕果累累,总共取得了355项科学发明的专利,为合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阿尔弗雷德提出了用不挥发溶剂溶解硝化纤维素制造人造革、人造橡胶的想法,虽然这一设想在他生前未能实现,但却为后人制造人造革和人造橡胶开拓了思路。
他是人造丝工业的先驱者之一,发明了用来挤压喷注人造丝的玻璃管。
即使在阿尔弗雷德六十岁那一年,在风湿和心脏病的双重折磨下,这位花甲老人还取得了十五项专利。
当然,炸药的发明是阿尔弗雷德留给世人最辉煌灿烂的一项成果,硝化甘油引爆法、雷管、达纳炸药、炸胶、无烟炸药以及速爆炸药、缓性炸药等发明在十九世纪后期为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征服自然带来了福音。炸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一条条铁路相继通车,一座座矿山得到开采发掘。
除了自己发明创造,阿尔弗雷德还热情资助别人,他慷慨地承担了恩盖上尉试验“空中鱼雷”的费用,并且亲自参与了相关研究。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变速齿轮自行车、消除留声机杂音的减音器等发明,也都曾经得到阿尔弗雷德的热心赞助。
阿尔弗雷德不光是个发明家,他还是个显赫一时的大企业家。他的公司遍布世界各地,并组合成两个规模巨大的托拉斯,这个庞大的实业帝国对整个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让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家喻户晓的还是他用自己的巨额遗产设立的诺贝尔奖金。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如今已经深入人心,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之牵肠挂肚。不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政治家、经济学家,无不以获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不管谁捧走这个奖,他所在的国家必然举国欢腾。
总之,诺贝尔奖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奖,也许,这是对阿尔弗雷德一生成就的最高评价,可以让一代又一代杰出的人记住这位曾经杰出的人,所谓:“杰出的人惜杰出的人。”
03
从爱好中,寻找共鸣
从中窥见自己学习的路径
学习杰出人物的经历,当然更多的是总体经历,但,如果能从其爱好中寻找到一些共鸣,会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就像是一道大餐中的配菜,没有它照样可以吃饱,但有了它,就会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精品,不仅能够吃饱,还能够心情愉悦。
诺贝尔爱好文学和哲学,我对次也非常感兴趣,所以才有了上述语言,从爱好中窥见一二的借鉴,也是学习的路径之一,当然,这也是总结【人物传记】系列的初衷。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有一个小书房,还兼作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里面摆满了心爱的藏书。他对文学和历史一直情有独钟,购买了许多原版的法国、英国、德国、俄国的文学名著。从英国古典诗歌至诗人拜伦、雪莱的诗作几乎全都收集全了。易卜生、比昂逊等北欧作家的作品在藏书中也占了相当的比重。另外,斯宾诺莎、伏尔泰、康德和叔本华等大哲学家的著作也有很多。对阿尔弗雷德来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夜阑人静之时,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坐在书桌前细细研阅品味,那种享受胜过世界上一切佳肴。
少年时代,诺贝尔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
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
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
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诺贝尔过世后,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
诺贝尔也喜欢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对于当时著名的欧美哲学家,他比较喜欢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哲学方面,他曾列出过一些准备写的论文目录和提纲。
除了文学和哲学外,诺贝尔年轻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天分和勤勉掌握了法语、英语、德语、俄语等多国外语,我到了这个岁数才刚刚想要学,真是惭愧。
04
诺贝尔名言录
1、我不愿资助一个半途放弃工作的人,另一方面我愿帮助有梦想的人们。
2、死人已失去知觉,对大理石的纪念碑也决不会感兴趣。我素来倾向于少恭维死者,多帮助活着的人留给孩子必需的教育费用外,再留下大量的钱财是错误的。那只是奖励懈怠,而且妨碍他们谋求个人独立才能的发挥。
3、科学研究的成功和不断的发展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躯体和灵魂的细菌很快会被灭绝,将来人类对这些细菌的战争将是惟一的战争。
4、功利代表一种幻影。
5、在我们这个被称为银河系的小小的宇宙旋涡中,大约运行着一百亿颗太阳,太阳倘若知道了整个银河系有多大,它也肯定会因为自己的渺小无比而感到羞愧不已。
6、知足是惟一真正的财富。
7、我从不考虑我个人的利益,这是我的特性。
8、工作美化了一切,劳动思想创造出一个新的生命,在新的生命中我们能免除奢侈和享乐,再也不会感到厌烦的沉压。
9、在一件很庞大的事情上亲揽诸事,结果将一事无成。
10、人生有一件不幸的事就是回避有教养的社会,忽视与善于思考的人交流思想,最后失去了这种活动的能力,牺牲了自己获得的和别人的尊严。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
11、世界上没有任何能够不被误解或不被人讲坏话的事情。
12、单靠愿望是不可能得到和平的。
13、在文学作品方面,我不要同任何人合作。我希望依靠自己的双翼凌空飞翔,而不愿借助于他人的翅膀。
14、一个作者不应该允许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改动一个字,但应当永远欢迎别人的批评,而且批评得越厉害越好。
05
诺贝尔年表
1833年,出生
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1841年,8岁
诺贝尔进了当地的约台小学,这是他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唯一的一所学校。
诺贝尔由于生病,上课出勤率最低。但是在学校里,他学习努力,所以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1842年,9岁
诺贝尔全家移居俄国的彼得堡,诺贝尔因不懂俄语,身体又不好,不能进当地学校。他父亲请了一位家庭教师,辅导他兄弟三人学习文化。老师经常进行成绩考核,向父亲汇报学习情况,诺贝尔进步很快。
1850年,17岁
诺贝尔以工程师的名义远渡重洋,到了美国,在有名的艾利逊工程师的工厂里实习。实习期满后,他又到欧美各国考察了4年,才回到家中。在考察中,他每到一处,就立即开始工作,深入了解各国工业发展的情况。
1852年,19岁
回到圣彼得堡。
1857年,24岁
因发明煤气表得到专利权,这是诺贝尔获得的首项专利。
1858年,25岁
为筹措父亲的事业资金前往伦敦。
1859年,26岁
因父亲生意失败带着弟弟耶米尔回到斯德哥尔摩。
1860年,27岁
开始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
1863年,30岁
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炸药。
1864年,31岁
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厂,炸死弟弟,政府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
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
该年秋季,诺贝尔成功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雷管。
10月,获得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
1865年,32岁
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并在克鲁伯建厂。
1866年,33岁
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同时发明了甘油炸药。
1867年34岁
5月7日,发明的雷管获得第1345号英国专利证。
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与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
9月17日获得瑞典专利证。
1871年,38岁
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与保罗·鲍合作创业。
1873年,40岁
定居巴黎。
1876年,43岁
雇用斯陀夫人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
1878年,45岁
完成发明可塑炸药;
5月,加入石油业,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1880年,47岁
获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84年,51岁
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7年,54岁
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1890年,57岁
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
在此后的六年间,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1893年,60岁
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学位。
1895年,62岁
11月27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
1896年,63岁
12月10日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去世,终年63岁。
说明:
总结【名人传记】系列的目的是:看名人传记,鉴往知来。
通过看名人的著述了解名家的观点论述,通过看名人的生平年表了解名家一生的经历和清晰的成长路径,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从而让我们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的情况,鉴定、鉴别、鉴戒自己的人生,比照、借鉴、学习名家的经验和人生经历。
尤其,我的总结是习惯把名家的生平年表对应标记年龄的,让我们当代人对比看,相同的年龄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作为。
本文部分内容借鉴了网络上关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素材,语录摘录于《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文中很多文字内容也是摘录于此书,此总结能够快速出炉,得益于站在前辈作者们的肩膀上!。
大家可能还注意到一点,我很在意叙述名人的原生家庭环境,虽然每个人都无力改变这一点,但我们必须承认原生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我们之所以重视,是提醒我们可以再有了这层意识之后,着重借鉴好的熏陶或摆脱坏的影响,打造属于自己的一套法则,并影响下一代,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才能打造真正的世家、世族。
幽墨大叔
2025年2月13日
本文完
文 | 幽墨大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炒股票手机软件,怎么开通股票杠杆交易,低息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正规股票配资网尽在新浪财经APP
- 下一篇:没有了